由美国公民银行、亚洲平等协会(AAFE)和振兴商业服务中心(redc)联合成立的"振兴唐人街基金"7日公布了捐款名单。在115名申请者中,有22人获奖,涉及餐饮、美容、洗衣、印刷、法律援助等领域,企业也在面试中分享了自己的商业故事。
在疫情形势下,小型蛋糕店和面包房是中国受影响最严重的行业之一。虽然疫情形势稳定,但面临通货膨胀,蛋挞的主要原料蛋挞的价格上涨了一倍;老板说,10000元的补助是一剂强心针。
2006年,黄先生在Gran街的拐角处开了一家葡萄牙馅饼之王。他说,在过去的20年里从未有过这样的挑战;避免传染病时,应关上门。今年疫情有所好转,得益于社交媒体,带来了很大的人气;然而,邻近的罗斯福公园的安全状况一直在恶化。每天,游客进入商店"吃什么"偶尔还会袭击店员和用餐者。新巴黎人
鸡蛋的价格从几十元一盒涨到了几百元一盒,但我们蛋挞的价格并没有上涨。"他说,唐人街的小企业靠的是薄利多销。即使老板自己"用三个人换一个人",他也希望继续提供便宜可口的食物。
在业街的新中国发廊位于唐人街商业区最深处。虽然是唐人街旅游商务区的一部分,但游客'塔吉特更专注于餐饮行业,而美发师很难分一杯羹。
在疫情的冲击下,行业面临双重压力:一方面,不住在附近的老客人不愿意乘坐地铁出行;另一方面,美容并不是必须的。很多人躲在家里,不剪头发。阿明是“"新中国发廊"”的老板,已经经营了20多年,在唐人街定居了近10年。她说,在过去的两年里,她的生意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在困难时期,多亏了房东'降价,他才勉强活了下来。
随着疫情的好转,房租压力再次显现。当她去振兴商务服务中心参加活动时,她偶然知道了基金的情况并申请了,但她并没有想到会获奖。阿明说,1万元虽然只够付不到两个月的房租,但对于缓解压力还是有用的。
阿明的理发店是上世纪的复古发型,几乎都是接近退休年龄的教师。她说老人做了一辈子美发,没有其他技能。如果他能在这里找到一份工作,就能避免惹上麻烦。对此,主办方表示,这些小企业在最困难的时候仍然坚持为社区提供就业机会,"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中信金融集团纽约市场总监表示,"振兴唐人街基金"是一个40万元的资助项目,重点关注中国的小企业。除了22名业主将获得10000元资金外,振兴商业服务中心和曼哈顿桥头堡夜市的多语言服务项目也从中受益,"选择唐人街开展这项活动,是因为疫情和反亚洲仇恨犯罪对当地商业家庭的负面影响很大。"
据振兴商务服务中心运营经理介绍,该项目是唐人街近年来收到的最大一笔企业补助。项目申请耗时7个月,其中75%是移民,17人是低收入工人;希望未来有更多大企业考虑补贴华埠的小企业,振兴华埠经济。